【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茶叶科学
主办: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000-369X
CN:33-1115/S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311765
被引频次:41600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农业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卓越计划”的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来源:茶叶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草业科学是以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植物、动物以及草畜结合,并且将草产品和畜产品进行加工经营,获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业[1]。从畜牧学科分离出来的草原学,随
草业科学是以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植物、动物以及草畜结合,并且将草产品和畜产品进行加工经营,获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业[1]。从畜牧学科分离出来的草原学,随着对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不断认识和研究,发展为基于草地农业系统理论的草业科学学科[2-3]。因此,发展草业科学高等教育,培养从事草地资源与保护的专业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使命。 2012年笔者学院被青海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批准为“卓越草原师”培养教育试点单位。跻身于全国草业科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但因地处西北,基础设施和信息相对落后,随着学科和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呈现出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及社会需求不够匹配的现象。青藏高原草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需要大批的草业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呼唤我们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卓越草原师”人才。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形式,是最贴近生产的关键教学环节[4-5],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6]。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首要任务,是全球教育政策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共同教育目标”。因此,基于“卓越计划”理念,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草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对于提高草业科学专业的内涵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卓越计划”的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1 分析实践教学课程的性质,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 教学模式方面,确定采用3+1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草原师(3年为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累计1年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植物生长季节的情况,可将实习方式一致的相关课程的实习时间进行调整。 1.2 分析课程关联性,整合相关内容 草业科学专业在野外实习基地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属于专业基础课(平台课),包括普通生态学、植物学和土壤学等3门课程,第二类属于专业核心课,包括草地资源学、草地培育学、草地保护学、牧草栽培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植物(生物因素)和土壤(非生物因素)的基本特征为切入点,最后融合为分析和探索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为实践教学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主要进行草地规划、草地生产力评估、草地等级评价、草地利用方式分析、草地有害生物防控等专业课程内容的实习。这些课程的设置既相对独立,又融成一体。从实践教学的安排和现有条件,可以考虑将相关课程组建课程群,科学地整合相关的实习内容,实现课程的联合与协同,并把“综合”的理念贯穿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 植物学课程是学习草业科学专业的基础,植物学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草地植物调查、植物鉴定与标本的制作等,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在草地保护学课程的实习过程中,采集草原有害昆虫(蝗虫和毛虫)、啮齿动物(属兔、鼢鼠、旱獭和田鼠)及牧草病害(主要为真菌病害)的标本,进行标本制作与鉴定等内容,同时要进行草地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的调查。这两门课程涉及草地植物、动物、微生物,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从实习的内容和方式上,可以把这2门课程的实习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实习,通过对不同生物种类详细地认知、全面系统地训练与比较,可更好地掌握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调查技术与分析方法,同时为生态学课程中生物因素的调查奠定基础。在非生物因素的调查中,在土壤学课程中可以开设土壤结构特征、土壤剖面分析、草原土壤类型分布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等内容,着力分析非生物因素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植被形成和土壤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在生态学课程实习时,在前面课程实习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层次理解土壤、植被及其他生物类群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实习方式可以将不同课程的内容互补,协同推进,提高实习效率。 在草地资源学与草地培育学课程的实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实习基地的自然情况进行开展相关的实习内容,根据不同草地类型(灌丛、草甸和草原)设置调查样地,记录调查地点的经纬度、草地类型、海拔、地形(坡地、滩地)、退化程度、放牧情况、草地利用状况、围栏等信息,进行草地群落结构的分析,以草地群落结构的数据,分析草地的载畜量、评价草地的等级,划分草地的退化程度,提出草地管理与退化草地培育的措施与建议。同时结合3S技术和无人机技术,进行草地调查和制作草地资源分布图;两门课程的实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掌握不同草地的监测和评价技术,学会草地放牧利用与管理方面的技能,最后完成当地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等。综上所述,通过相关课程指导教师间的相互沟通,实现教学实习内容的整合。这样既可节约时间,提高实习效率,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动手能力。 2 教学实践的形式与设计 2.1 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

文章来源:《茶叶科学》 网址: http://www.cykxzz.cn/qikandaodu/2020/0831/358.html


上一篇:通识教育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下一篇:草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